close
暑假的尾聲,我和外子帶著滿一歲半的聞真,到法國探望親戚朋友,也和遠住在南半球留尼旺島的公公婆婆相約在法國會面,剛好這個暑假婆婆退休,在法國南部讀書的小叔也修完博士學位,一家人才有時間相聚在一起,所以和學校請了兩個禮拜的假,來圓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家人有個團聚的機會。
帶著嬰兒長途旅行的確不是件輕鬆的事,食衣住行的配備都要隨身攜帶,在飛機上沒有嬰兒座,給嬰兒的吊床也有限重,聞真不但超重而且嬰兒床只能裝下一半的她,所以嬰兒床放地上我們的腳就沒地方放擺了,要不我一直抱著小孩或者腳要一直縮在座位上撐十二個小時,加上前一晚我的睡眠很少,早上清晨四點就起床趕飛機,飛機上對嬰兒的待遇又出乎意料的沒人性,聞真在這麼狹窄的空間,也睡不安穩也常哭鬧,所以我的心情很低潮,覺得嬰兒的福利一點都不被重視,好像一個物件,塞在一個行李箱的大小的位置即可,再塞給你一個冷冰冰的玩具了事,但是聞真稍微睡了一下,有了精神,也是嘻嘻哈哈的,即便做父母覺得委屈了她,心裡有所埋怨,但她一點也不受影響,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,睡點覺,喝點奶,她又笑容滿面蹦蹦跳跳,沒有感覺任何委屈,我想我們真實的需求,真要向一直與大我同在的嬰兒學習才是。
漫長艱苦的十二個小時也是會結束,但是接下來找旅館又是另一段故事,因為我們沒有信用卡,所以無法事先在網路預訂房間,所以一到市區就一間間旅館找,不可思議的是全都客滿,我們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,抱著小孩,疲憊的站在街上,已經入秋的荷蘭冷風淒淒,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心情真像難民,最後我們家大爺終於決定花錢─坐計程車找旅館,好在司機很好心,用車上非常先進的設備,不用挨家挨戶找,很快聯絡到一家有空房的旅館住下來,最後可以安心的躺在床上時,我真是心存感謝,感謝老天爺對我們的考驗,稍微畫下逗點。
阿姆斯特丹,荷蘭首都,一個佈滿水道處處公園的城市,怡人的風景轉移了旅程的辛苦,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,在街上穿梭不息的是一輛輛腳踏車,騎士年齡從小孩到老人,腳踏車道和人行道一樣寬敞,更特別的是腳踏車前後座,都有特別設計的嬰兒或兒童座椅,甚至也有前推或後拉的雙人拉車,拉車還有塑膠罩子可以擋風遮雨,最多可以有兩個小孩坐在裏頭,有拉環扣住爸爸或媽媽的腳踏車,全家人一同騎車兜風,親情兼環保,真是一幅幸福洋溢的景象,連我都想坐坐看是甚麼滋味,嬰兒推車也都有千奇百怪的設計,盡是貼心的設計,我納悶同樣是荷蘭,飛機上和陸地上對兒童的待遇為何這麼天差地壤。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停留兩天,拜訪了當地的動物園,一個很像花園的動物園,到處有大樹花草,利用了水池取代柵欄,讓人有處在森林的錯覺,很特別的是到處有石雕的佛像,同時也有鐵製的兒童拉車,租用方式和超市推車取用方法一樣,我覺得這個措施真的很貼心,真是一個讓大人小孩都很開心的動物園。在這裡很多公園裡都有養小動物,有豬、羊、鹿、雞、鴨子、兔子,簡直就像小型的農場,而且還可以和動物直接接觸,河邊常有野鴨戲水,想到上學期班上養的貓和鴨都來不及長大就上天堂,而這裏卻是動物滿地跑,在台灣路邊若有動物,也是關在鐵籠等待宰殺,想到這心中無限感慨。
接下來我們坐火車南下,投宿在移民荷蘭十六年的表姊家,她的四個女兒都已成年並且都住在外地,家裡只有她一個人,雖然住了十六年表姊仍不會荷蘭文,平常都是用英文,我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,雖然在荷蘭,水電工或雜貨店老闆都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,但是若不會荷文,又如何融合在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生活裡呢?我才起了好奇心,為什麼表姊想移民荷蘭,也使我想起在台灣的外籍新娘,到底移居異地的人們,心中到底渴望甚麼?
九天後,我們又開始奔波探親之旅,為什麼用奔波這個字眼,接下來在法國的行程真的只能用馬不停蹄可以形容,一個城市接著另一個城市,其中的路程都需要開上十個鐘頭的車,吃喝拉撒全在車上和路邊解決,路上是有美景,牛羊成群相伴,但目的地何時到達心中茫茫然,所以眼睛只敢盯著標示牌,不敢掉以輕心,只盼夜幕低垂時可以到達,不敢做其他奢想。這麼匆匆來去,是為了能再和年紀已長的親朋好友見一面,因為地球暖化、石油耗盡、物價上漲,一切快速變遷的時代,下次的見面機會真不知道是否還會來到,即便旅程苦不堪言,但是我很高興能再見到我以前的房東奶奶,雖然她的膝蓋不如以前,不能常走動,但依然樂觀,我的法文老師雖然得了帕金斯症,不能控制不斷抽蓄的左手,但仍然繼續授課,另一個忘年之交的朋友也是受著身體的苦楚,但不減她對氣功的熱愛。接著我們拜訪了,住在鄉間養了三頭驢子的舅舅,舅媽退休後也生了病,現在開始注意每天吃的食物所造成的影響,舅舅一直是一個熱愛工作和研究,也不停工作的人,住家的建築、火爐、游泳池都是他一塊塊石頭推砌而成,但也在一次心臟病發讓他警覺,他需要偶而讓身體休息一下。當身體健壯,我們力拼事業,身體老去出現問題,我們開始關心身體的訊息,這似乎是生活周遭每個人的生命的模式,是甚麼原因讓每個人的生命模式同出一轍?如果不要這樣的模式,是否應該更早覺察生命的方向?接下來和公公婆婆相處一星期的經驗,更提醒自己覺察這個生命模式大漩渦,一次大家開車到小叔住的宿舍,路上有一台大貨車擋在路中,我們前面已有兩台車因此停住,開車的公公很不高興地說,怎麼會有這種事情,我們一定會等上一兩個小時,一定要改別條路,於是隨便選了右邊的路開去,結果是一家公司的停車場,於是轉一圈出來到原路,這時卡車已經開走,而我們再一分鐘就到宿舍了,我心中不禁莞爾,這也是生命的模式,若不經常覺知,也是落入五十步笑百步的模式裡,而引以為豪。
回到學校跟學生聊起這次的旅行經驗,仲維回饋說如果是他,他會先下車,了解發生甚麼事,如果可以幫忙,他就可以幫忙解決,如果沒辦法而且需要很多時間,他再改其它路走,另一個經驗是在荷蘭表姊家時,遇到表姊的二十五歲的大女兒,依照生命模式的禮節,她應該叫我阿姨,但她見面並不打招呼更別說叫阿姨了,我心中老大不高興,後來走路時不知為何,左膝突然很痛不能彎曲,外子說,那代表你心中有不能接受的事,我馬上聯想到這件事,並且往正面想,這次我姪女比上次進步很多,膝蓋馬上好些。當我和學生分享時,我也想到我姪女十歲就移民荷蘭,這些稱謂在西方社會本來就不存在,(最近讀一本有關大我與小我的書,才理解原來在意稱謂,也是小我的伎倆,也是生命的模式之一)而仲維回饋說,老師你平常教我們要多為別人著想,怎麼你自己沒有做到!我當時哈哈大笑,跟我的學生道歉,心中很高興我的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,也警惕自己為師者,時刻不能怠懈偷懶哪!在這裡感謝旅程中出現的人事物,不斷上演劇碼提醒我,和學校的同事代勞兩個星期的教學工作,還有感謝我的父母在颱風天來機場接我們,最後怕有所遺漏,那就感謝老天囉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yatii4310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